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甘肃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甘肃省“十三五”招商引资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9-01-09 15:08:28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好中求快、“三化”并进、基础优先、开放带动等重大发展取向,坚持把招商引资深度融合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之中,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积极推行招商引资新路径,努力掌握招商引资新规律,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全省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二五”以来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招商引资规模实现总量翻番。“十二五”期间,紧紧抓住打造“陆上三峡”、建设陇东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特别是建设兰州新区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提速扩容的难得机遇,凝心聚力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新客户,确保招商引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五年实际累计到位资金达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到位资金年均增长50%。
       (二)招商引资结构优化升级。截止2015年末,我省招商引资投向第一、二、三产业的到位资金比例为7.47%:41.22%:51.31%,顺应全省三次产业比重14.1:36.7:49.2的调整方向,为我省迈入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和扩容发展现代服务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引资主体实现多元主导,“十二五”时期,全省引进外资企业到位资金占比1.62%,中央企业投资占比13.49%,地方国企占比4.34%,民营企业占比80.55%。通过利用域外境外的资金、技术、品牌、营销等渠道,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动力与活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项目招商获得突破性进展。将“3341”项目工程作为项目引资的行动指南,加强项目储备和筛选论证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夯实项目落地进程。“十二五”期间,引进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项目99个,63家中国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项目166个,74家民营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项目154个。其中项目投资额度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到位资金8062.08亿元,占项目到位资金总额的37.79%,成为全省“发展靠项目”的重要抓手。
       (四)“兰洽会”招商攀上新水平。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甘肃省招商引资的品牌节会,其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签约的项目和资金总体上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十二五”期间,举办了五届“兰洽会”,累计签约项目4958个,签约金额26046.26亿元,落地项目4032个,项目落地率81.32%;累计到位资金11464.93亿元,资金到位率44.02%;五届“兰洽会”招商引资规模和项目超越了前十六届的总和。
       (五)招商引资向“一带一路”拓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方案的部署,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中西亚、东中欧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截止2015年底,我省在白俄罗斯、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霍尔果斯设立9个驻外商务代表处。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甘肃省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在霍尔果斯口岸设立了甘肃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同时,已有11个中西亚及东中欧国家在甘肃设立了23家外商投资企业,范围涉及石油化工、皮革加工、农业生产等领域。
       (六)招商引资有效支撑兰州新区和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自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招商引资工作从零起步,围绕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引资额3883亿元,为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个国家级开发区及28个省级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搭建各式平台和载体,积极吸引客商和战略投资者,移植项目和资金,加快开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助推开发区集聚发展态势。
       (七)招商引资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大格局。围绕我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各市州把握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十二五”期间,兰白核心区到位资金6573.26亿元,占全省30.68%;酒嘉、平庆两翼到位资金分别为3733.24亿元、3712.47亿元,占全省17.42%和17.33%;其它各区域组团以特有的地域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载体,形成了招商引资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八)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环境不断改善。我省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协调服务、促进项目落地作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力举措。在加大项目服务和落地力度上,省政府专门成立项目落地办公室,各市州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从论证、环评、审批等阶段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坚持推行签约项目领导包抓、存在问题承诺解决、职能部门定期会商和媒体公示推进机制,坚持月统计、季通报、年中自查、年终督查,促使项目早投产、早开工、早见效。同时,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效能,不断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招商引资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招商引资的总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全省“三化”并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资金、项目不足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签约和落地尚不能实现协调推进、同步提升,个别地区对招商引资工作分析调度不够、推进协调不够、督查落实不够导致的签约多、落地少、推进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瓶颈制约尚未根除,土地供应能力不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思想观念尚需进一步解放,县区招商引资机构组织保障等体制问题有待改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招商激励、品牌建设推广等机制和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从全球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处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向西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省招商引资工作仍然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风险和挑战。

       一、比较优势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优势。我省矿产资源储量居于全国前列,煤炭、石油、有色和黑色金属矿等种类齐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以资源换资金、资源换技术、资源换产业的空间巨大,前景可观。
       (二)通道区位的突出优势。我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围绕“五通”,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推进,能源通道建设进展加快,经贸技术交流不断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加速推进,人文经贸交流全面起步,与中亚、西亚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渠道越来越广阔,将使我省主通道优势更为突出,历久弥新。
       (三)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金川、酒钢、兰石、白银公司、甘肃稀土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以其引领全球同行业的核心尖端技术,不断拓展新的产业合作领域,成为招商引资新的增长点。
       (四)科技研发的创新优势。“十二五”末,我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3%,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8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特别是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协同发展、张掖市成功入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甘肃谋发展。
       (五)文化大省的底蕴优势。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建设,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吸引多领域的客商前来洽谈合作。尤其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正在成为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及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的新领地。

       二、现实劣势
       一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对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较低,导致投资项目的环境保护、配套工程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较大;二是产业层次总体不高,再加之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繁重、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导致投资空间受限,决策难度增加;三是人力资本存量低,人才结构不很合理,导致有些招商项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影响投资回报和经营收益;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较大,综合配套水平不高,环保、信息、商务、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仍然较低,导致项目前期投资增加,建设周期加长。

       三、发展机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释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我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配套能力提升带来新支撑。依托国家政策支持,推进招商引资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招商新领域,寻求发展新商机。
       (二)“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使我省由内陆腹地变为对外开放和承接转移的前沿,为招商引资找到了一个新突破口。丝绸之路经济带近30亿人口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将在相当长时间保持旺盛的活力,为招商引资带来持久不断的发展空间。
       (三)新常态催生发展新动力。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正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将给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省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整合资源,策划招商引资优势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
       (四)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方兴未艾,资本跨区域流动频繁,区际联系日趋紧密,国家对国内区域经济的规划布局,有利于我省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区域间合作,通过“园区共建”和发展“飞地经济”,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建立面向沿线国家的产品加工基地,共同开拓沿线国家市场。
       (五)发展的正能量效应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强力推进产生的巨大需求使政策和市场机遇叠加。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中川机场等三大空港陆续获批运营,兰州国际港务区等三大陆港建设运营加快,敦煌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开放,“天马号”中欧班列、“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和“嘉峪关号”酒钢钢材中亚国际货运专列以及兰州至西藏至尼泊尔公铁联运的常态运营,对“两头在外”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四、面临挑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增长势头放缓的挑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为稳定产业发展,相应调整了经济政策,企业向外投资意愿减弱,招商引资难度增大;二是省内招商引资同质化带来增长空间狭小的挑战。我省一些地方不能很好地坚持特色招商、错位招商,导致项目重复建设、产业链条短,缺乏竞争力;三是省外招商引资快速发展带来同行挤压的挑战。各省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频出新招,以更加优化的环境、更加有力的举措来提升竞争力,区域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四是创新滞后带来要素资源潜力发挥不足的挑战。我省适应新常态的招商对策措施尚不成体系,土地、能源、原材料、物流和劳动力等要素活力还未得到完全释放。
       总体来看,我省“十三五”时期,仍处在招商引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突出、劣势亦很明显,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趋势变化,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深化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开创招商引资的新局面,助推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必须树立发展新理念,把实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贯彻到招商引资整体工作之中,把握发展新趋势,抢抓发展新机遇,闯出招商引资的新路子。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区域发展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实施项目引领,坚持错位招商,优化空间配置,坚持求真务实,优化投资环境,全方位吸纳发达区域的项目、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动力转换,培育发展动能,使“十三五”期间我省招商引资总量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增加,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二、发展理念
      (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突破招商引资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制度、产业、模式等全方位、各领域、全覆盖的创新步伐,激发招商引资发展活力,以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参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
      (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统筹协调作为引领招商引资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推进产业集群打造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供给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明晰招商引资重点,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三)注重生态,绿色发展。把保持永续发展作为引领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山川秀美的美丽新甘肃建设。
      (四)抢抓机遇,开放发展。把扩大开放作为引领我省招商引资发展的重要抓手。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双向发力,内外互促,培育国际合作和招商引资竞争新优势。
      (五)全面建设,共享发展。把增进人民福祉、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基础设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招商力度;引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增进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加大“招商扶贫”力度,“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的决定性作用,依托企业家团队破解招商引资难题,凝聚重大建设项目,拓展引资渠道,开拓招商市场;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科学规范政府职责权限建立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新闻媒体于一体的多渠道投资促进系统。
       (二)突出特色,错位招商。充分发挥各市州优势,努力凝聚先进生产要素,通过把自身优势与引进的资本、技术优势融合起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引导项目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通过错位招商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扩张和板块式崛起。
       (三)招强选优,注重效益。以拉动就业、优化结构、增加财税贡献为主要目标,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升级,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提高资金到位率和项目落地率为衡量标准,推进业绩考核体系创新,加快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
       (四)招才引智,培育动能。高度重视人才智力和技术引进工作,瞄准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省人才优惠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依托重点人才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业园,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来我省创新创业,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夯实基础。
       (五)优化环境,外引内联。着力优化招商引资服务环境,不断强化项目落地开工和后续发展服务保障,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大引进内资企业和项目力度,确保国内外投资商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实现对内对外招商齐头并进。

       四、主要目标
       以甘肃省“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为基础,综合考虑招商引资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努力实现以下发展预期目标:
       (一)引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力争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骨干项目,着力建成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长、转化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的重点项目,适应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的需求,打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围绕“3341”项目工程,各市州在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域首位产业的项目引进上实现重点突破;加大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力度,提高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的比重,大力引进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四)招商效益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招商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对全省税收及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全省各类开发区引进的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均达到国家标准,并争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主动谋划、精准对接,以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以强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以优化空间配置扩大有效投资,以推进“八大行动”提升发展效力,为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支撑,全力助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坚持创新驱动,实施项目引领,拓展招商引资领域
       契合区域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最新产业发展形势,立足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找准高端化、差异化细分发展领域,坚持增量引领,项目支撑,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解决产品结构低端化问题。
       (一)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谋划招商项目。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依托兰州石化、庆阳石化,积极引进技术优势突出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打造千亿元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产业链;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及酒嘉为重点,积极引进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大型发电集团和具有核心技术的现代煤化工企业,打造千亿元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链;依托金川集团、白银公司、酒钢集团等骨干企业,重点引进镍铜钴和铝合金新材料等精深加工产业项目,打造千亿元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以兰州、白银地区骨干企业为重点,重点引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的新型化工材料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千亿元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链;以酒钢及下游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钢结构、特种钢、铁合金和炭素材料发展,打造千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链;以甘肃稀土公司和金川公司为重点,重点引进战略合作者,打造千亿元稀土功能材料和电池材料产业链;依托兰石集团、长城电工、中车集团、建投装备、星火、金风、兰州吉利等骨干企业,重点引进石化通用装备、电工电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机装备及通用航空产业项目,打造千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链,促进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招商项目。
       抢抓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出现的群体性突破机遇,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以促进资源有效转化和综合利用为目标,重点引进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达标的高载能产业落地,培育新能源关联产业。充分发挥“生物医药资源宝库”优势,着力引进生物技术领先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促进以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和健康产品为主的现代中药,以特色化学原料制药及制剂、生物制药、动物用药、干酪素生物制品为主的生物制品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应用电子设备,特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共安全产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震减灾及应急装备等领域,加快公共安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顺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引进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先进环保项目,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
       (三)围绕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谋划招商项目。
        发挥我省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拥有资本、管理、市场渠道优势的各类企业,以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化提升为原则,推进粮食生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和优质林果业壮大,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和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和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小杂粮、百合、甜高粱、油橄榄、花椒、核桃以及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农畜产品和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主食工业化”,加速食品制造工业化进程。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模式创新,有机整合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打造千亿元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四)围绕提速扩容现代服务业谋划招商项目。
       抓住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和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新机遇,积极引进科技、中介、商贸等服务企业,促进商务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夯实物流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打造具有国际集聚辐射能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抢抓电商产业扩张方兴未艾的势头,继续开放省内电商市场,引进国内外电商大鳄,协同开发西北市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市场;顺应电商进农村的政策、资金导向,启动民间融入,推进电商扶贫开发进程。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医养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中医药产业、中医文化、保健养生深度融合,推进以中藏医药为特色的养老及保健养生服务业发展。以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融资模式,发展科技金融、民生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新业态。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取向,以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落户兰州、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兰州新区,打造丝绸之路总部经济聚集区。

上一篇: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
下一篇:甘肃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