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甘肃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2-26 16:23:14
第一章 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业部的精心指导下,全省上下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着力打造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个国家级示范区,突出发展草食畜、苹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和酿酒原料六大特色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走出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主要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末,全省农业增加值达99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42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171.1万吨,连续4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实现了我省粮食生产由总量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4%,比2010年增长13.7个百分点;肉蛋奶总产量180.3万吨,水产品产量1.47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32.9%、19.5%,主要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6元,比2010年增长101.5%。
  2.特色产业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撑。
  全省按照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超过30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一半以上,提供了约三分之二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草食畜牧业从牧区资源约束型逐步走上了农牧互补的循环发展路子,以50个牛羊产业大县和3个市州全产业链试点建设为重点,加快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牛羊出栏量分别达196?6万头、1338.43万只,比“十一五”末增长22.4%、27.2%。
  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逐年提升,面积和产量分别达550万亩、400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36.5%和99%。
  蔬菜产业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品牌影响力逐年提高,面积和产量分别达812万亩、1930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40%和59.8%。
  马铃薯产业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000万亩和1200万吨左右。
  中药材产业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产业链不断延伸,种植面积和产量达388万亩、99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55.2%和86.8%,年加工量和加工产值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00%和300%。
  以杂交玉米制种为重点的现代种业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重要的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2%和48%。
  草产业发展和草地农业试点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途径。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2410万亩,比“十一五”末增长8.9%;建成草原围栏1.1亿亩,退化草原治理率达45%,比“十一五”末增长20.3%、11%。在农牧互补、草畜良性互动和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草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3.科技进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取得了一大批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一系列技术模式。在航天育种、马铃薯品种选育与脱毒种薯繁育、中药材新品种开发与标准化种植、特色林果繁育与栽培、玉米品种选育与制种、草地农业等技术推广应用及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新品种的取得,增强了农业发展支撑和对资源环境的适应性,成为农业发展的持续重要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5.2%,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明显上升。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达7585家(龙头企业278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32家;各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达2500家,家庭农场达3600家,参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超过300万户,农产品加工率达50.5%。
  5.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全面建设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检验检测、标准化生产、品牌认证和体系队伍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1326个,生产面积达到2200多万亩,农、畜、水产品监测综合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6.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积极推进。全省共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园)104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重达到39%,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17%;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比重分别达到38%、42%,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创新,财政、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1.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基本经验。
  1.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农民增收。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谋划农民增收途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实践并总结出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取得了旱作农业技术重大突破;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扶持牛羊产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贷款贴息配套政策,形成适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形成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化解机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探索建立生态建设保护机制,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5.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畅通了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支持“三农”发展的社会氛围、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政策效应不断释放。

  二、发展环境
  (一)有利条件。
  1.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国家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政策保障;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将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动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市场开发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成为我省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多极突破口。
  2.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农业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灵活、保障更加有力。全省以土地确权登记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纵深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
  3.农业科技实践成果形成新支撑。旱作农业、高效农田节水、草地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的实践成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4.优质农产品刚性需求稳定增长成为新动力。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提供了更大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注入新动力。
  5.特色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起点。经过“十二五”的实践与探索,各地因地制宜调结构转方式,面向市场,积极实施特色农业战略,特色农业规模优势凸显、产品品质独特、市场前景看好,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起点。
  (二)面临挑战。
  1.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仍是我省推进“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基础条件差、设施薄弱、装备落后、科技进步等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全省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偏低,日光温室、标准化圈舍等高效种养设施发展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缺水、缺路、缺仓储加工设施现象仍然存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2.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土地荒漠化,盐碱地比重大,土地后备资源改良利用难度大;天然草场局部退化沙化,导致产量和载畜量降低;农业自然灾害种类增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较大困难。彻底转变拼资源拼消耗拼生态的发展方式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
  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十二五”末,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依靠提价增收、转移就业的空间收窄,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业生产者缺乏,农牧民发展理念落后,持续增收压力较大。
  4.农业竞争力不强。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结构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小规模分散经营弊端日益凸显,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农业竞争力不强。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目标多元等重大考验,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厚植优势、转型升级,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第二章 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挥耕地、气候资源多样性特点,发展多元化特色农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明显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甘肃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推进原则
  (一)坚持稳定粮食、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坚持示范引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农业示范园区和优势产区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坚持农民主体、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和经营主体融合水平,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政府支持,政策引导,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持续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生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实现“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强草原生态、农业野生植物和渔业资源保护,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市场导向、集约经营、规模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强化规划引领,分类指导和支持,招商引资引技术和建设物流体系,推动农业园区发展,助推农产品出省出境。瞄准“两个”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走资源集约、资本集约、技术集约的发展路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坚持深化改革、共享发展、激发活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脱贫攻坚。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生态特色文明示范村镇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科技支撑进一步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设施装备更加先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全省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具体发展目标: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等产品供应稳定增加,总产量分别达到2300万吨、600万吨;肉类、奶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121万吨、76万吨、15万吨、1.7万吨以上。
  (二)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其中蔬菜、林果、中药材分别达到1000万亩、900万亩、400万亩,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80万头、225万头,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2500万只、1620万只。
  (三)市场竞争力水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达到6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
  (四)农业支撑条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以上。
  (五)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00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1万家,家庭农场总数达2万家。
  (六)农业增加值与农民收入水平。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9%左右。
  (七)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三化草原治理率达到55%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3%,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

第三章 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
 
  一、战略重点
  “十三五”期间,重点突出三大战略重点。
  (一)粮食功能区与国家种业基地建设。科学划定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国家种子生产基地能力提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二)生态农牧业与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创建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高原寒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生态屏障试验区、国家级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
  (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与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区域综合形象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和现代农业整体效益。

  二、发展布局
  (一)区域布局。
  1.示范引领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及条件适宜地区为重点,发挥规模优势与管理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机械化服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加快推进区。支持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陇东优势产区和城市近郊区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田间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城郊生态休闲农业。
  3.重点攻坚区。大力改善陇南丘陵山地和陇东陇中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优化种养结构,完善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加快高寒牧区、南部山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粮食产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中东部旱作区主攻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加快旱地玉米、马铃薯机械化耕种收进程。稳定河西及沿黄灌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陇中、陇东旱作农业,把旱作农业区建成全省粮食主产功能区。
  2.特色优势产业。
  (1)草食畜牧业。以肉牛、肉羊产业大县为重点,统筹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草食畜牧业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打造清真肉类和乳品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 
  (2)优质林果。立足自然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稳步提升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3)蔬菜。发挥自然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势明显的冷凉型“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内陆型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4)中药材。进一步优化布局,重点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中药材种植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中药材种植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中药材种植区四大药材产业(区)带,重点发展当归、黄芪、党参、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十大陇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中医生态保健旅游等产业示范基地。 
  (5)现代制种。以玉米制种、瓜菜花卉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为重点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基地建设,加强制种、加工、市场监管。 
  (6)酿酒原料。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做优做强酿酒原料产业。以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为重点发展酿酒葡萄、啤酒大麦和啤酒花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酿酒原料种植基地。
  3.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马铃薯、草畜、中药材、果蔬、种子、酿酒原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4.农品物流业。建设兰州“高原夏菜”物流集散与配送中心,以酒泉、张掖、武威、白银、定西、天水及农垦等果品、蔬菜产区为重点,建设大中型产地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冷链物流园区,形成完善、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
  (一)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强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创新,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研队伍,建立“一带一路”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继续加强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粮食、设施园艺、养殖、生态循环农业,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作物品种选育,增强农业发展潜力;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加强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构建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建成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0个左右。
  (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国有农垦企业改革转型,组建农业投资集团,发挥农业投资集团融资、投资、管理运行的综合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建立价值链。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资本、技术入股和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扩大品牌效应,增强跨区域经营能力,鼓励与农民合作组织共建原料生产基地,以参股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培育总资产规模达1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以上。
  鼓励和支持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合,形成集仓储、冷链物流、初加工、包装、配送一体化的联合社模式,加强规范管理,形成优势互补,推进品牌化建设。重点培育300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和7000个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含1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场(社)的比例不低于30%。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自愿有偿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以土地托管、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多层次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国有农场、股份制农场和家庭农场的建设与发展,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管理。
  (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深度融合,多渠道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扩大网上产品销售种类和数量;深化互联网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信息与供应平台,推广一对一精准网络技术服务,加快土地等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网络化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广互联网与农业经营主体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综合集成和应用各类适宜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推进互联网与农产品质量管理融合,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的特色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努力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从田间到车间”全过程追溯;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促进互联网与智能农业紧密融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种养”生态农业新模式。

  二、坚持强基固本,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一)改造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围绕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进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数据更新。大力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良,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库。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工程,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00万亩,绿色防控面积1000万亩。
  (二)加快农机化装备与支撑条件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研发推广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先进适用农机具,围绕特色产业、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经济作物的高效农业灌溉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烘干机械技术及机具装备的集成与研发制造。大力发展多元化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装备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管与培训,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5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三)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加强设施农业装备研发与制造,推进农林牧渔设施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重点发展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种植,示范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及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设施高效蔬菜、应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工厂化育苗等设施种植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畜禽规模养殖,推广应用供料供水、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疫病防控和生产监控等自动化设施设备,提升畜禽养殖设施化装备水平。推进设施化林果业,重点推广应用防雹网棚、钢架大棚、喷微灌设施、果园耕作设备、杀虫灯、防虫网、粘虫板、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提升林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
  (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服务体系,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整地、农业地质灾害避险工程、人工增雨抗旱和果区防雹工程建设;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业与气象协作机制,健全应急储备机制;开展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技术应用研究,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三、坚持提质增效,提高农业综合水平
  (一)稳定粮食产能。加快建设以旱作农业区为重点的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有效供给。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二)提升产业水平。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壮大马铃薯、草食畜、优质林果等主导产业和蔬菜、玉米制种、中药材、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从生产、收储、运销的质量责任可追溯链条,促进产业提升;大力发展草地农业和苜蓿等优质牧草产业,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渔业发展。
  ——马铃薯。以原种和一级脱毒种薯扩繁为突破口,建设原种基地和一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确保1000万亩马铃薯种植实现一级脱毒种薯全覆盖。
  ——草食畜牧业。重点推广草牧业、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推进粮草兼顾、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的草食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在传统牧区以稳定规模、转变饲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区以发展设施饲养、适度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肉羊产业重点打造3个肉羊产业带,建成年存栏100万只、出栏50—100万只以上的肉羊产业强县10个;建成存栏50万只、出栏30—50万只以上的肉羊产业大县10个。肉牛产业重点打造2个200万头肉牛产业带和1个100万头牦牛产业带。在农区建设18个年存栏15万头以上、出栏8万头以上的肉牛产业大县,在甘南牧区建成100万头原生态牦牛生产基地。草产业重点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和秸秆饲料化利用,建成中部、东部、河西3个国家级饲草供应基地。
  ——林果产业。重点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有效促进果品提质增效和产业提档升级。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产量在600万吨以上,优质果率达90%以上,商品率达到95%以上。
  ——蔬菜产业。蔬菜发展到1000万亩。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提高单产、品牌创建为重点,在优势产区,建设蔬菜优良品种筛选基地15个、集约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300个,打造精品蔬菜标准园500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50个,建成露地标准化蔬菜基地500万亩、设施蔬菜250万亩。
  ——道地中药材。建立中药材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支撑,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到400万亩。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国际化发展通道。以提高种植质量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优良种子种苗生产、标准化绿色示范及产地加工转化基地。扶持培育30家左右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生产企业,建设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15—20万亩,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200万亩。
  ——现代制种。建立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新机制,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种子监管信息服务体系,突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四化”玉米制种基地100万亩。
  ——酿酒原料。大力推进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连片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40万亩。进一步优化大麦、啤酒花品种,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突出品质提升和产品开发。

  四、坚持协调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一)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动土地、水利、林木等农业资源、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集约使用;支持粮食、肉类、果蔬、牛奶、药材生产大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打造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带;扶持果蔬、马铃薯、中药材等农产品产地加工业,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
  (二)示范引领协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引导和推动产业集中入园、企业集聚入区,支持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鼓励以园招商、引商建园,促进生产要素向示范区(园)聚集;支持有条件的示范区(园)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提高区(园)农业产业化层次和水平。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个左右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园),以此示范引领、协调推进不同区域、多种类型农业现代化。
  (三)发展绿色生态休闲农业。加快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左右,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0个;依托各级农业园区、农事景观、农业文化等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农家乐、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事体验区等经营实体。支持各类主体依托农(林、牧、渔)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庄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观光农业、特色种养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草药种植与健康保健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绿色食品、果蔬、土特产向旅游商品的延伸发展;支持各地创建特色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扶持建设一批贫困地区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培育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支持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乡村名优特农产品超市及网络销售经营主体发展。
  (四)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种养产业协调、循环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深入推进农业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各地发展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有特色的地方重点产业和产品。推广草粮、草林、草菜及草果结合的牧草生产方式,积极推动玉米等秸秆饲料化、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林牧各业协调、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蔬菜、园艺、畜禽等产品为重点,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园。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进猪(禽)、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畜牧业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实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与体系。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左右,农产品质量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二)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和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积极发展“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秸秆—基质—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饲料有机肥—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马铃薯加工副产物—发酵—饲料—生态养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推动企业、园区生产小循环和区域产业大循环良性互动,鼓励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推动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三)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耕地、草原、渔业等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耕地重金属污染普查、管理、分析评价与监测预警;继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草地畜牧业生态化建设,扩大“三沼”综合利用;进一步强化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预防、预警和控制。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力度,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加强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监管,鼓励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残留低毒农药和有机肥料,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以规模化养殖场减排为重点,加大畜禽排泄物处理与循环利用力度,推进不规范畜禽养殖治理。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

  六、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坚持向东推进向西开放。充分利用甘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位和现有的贸易通道,支持草食畜、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与技术合作,扩大我省特色农产品、清真食品在中西亚及阿拉伯国家市场的占有份额;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市场主体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店等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口岸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我省与“一带一路”沿海、沿边省份电子口岸的互联互通,推进农产品通关便捷化;支持农业企业加快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引导种养和经销大户、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形成“互联网+农产品”的新型营销方式。
  (二)开展品牌提升行动。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促进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突出抓好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知名品牌的培育,创建农产品区域综合性公用品牌和生态精品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三)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优化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依托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种植基地,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和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马铃薯、果蔬、牛羊、禽类等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产值过百亿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加工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创新中心,形成市有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县有加工集聚区、重点镇有加工园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培育各层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00家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
  (四)激发农产品流通活力。提升市场流通主体服务能力,支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行动,支持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市场流通主体开展市场信息采集、价格行情发布、信息分析研究,建设农产品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加强异常行情跟踪监测、分析预报和信息预警,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培育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区域性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产地集散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构建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鼓励和引导各地开展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优质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打造以马铃薯、苹果、高原夏菜、中药材、玉米种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省级以上大型物流集散与配送中心10个左右、综合性产地批发市场15个左右,建设一批县域产地专业市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创建农产品电商示范县20个左右。
  (五)构建新型营销体系。搭建营销平台,鼓励和支持各地和农业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展销平台,开展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和直销窗口,扶持市场或市场经销大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销对接,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培育营销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带领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农民经纪人从单纯的农副产品转手买卖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发挥各级农产品营销协会及专业协会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实现产销对接。

  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推进富民产业扶贫。深入实施《甘肃省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因地因户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提高富民产业对脱贫攻坚的支撑能力。精选富民产业,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对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推出1至2个富民产品,每个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每个贫困县形成1至2个连片成带的优势主导产业,到2020年初步构建具有甘肃特色富民产业支撑体系。明确扶贫对象,农业投资向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富民产业基地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倾斜,向发展富民产业、扩大经营规模的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林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及资产等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精准创设支持政策,以县为主体整合涉农产业发展资金,建立富民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适当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加以扶持。
  (二)增强农业公益性与生产性服务能力。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服务社会的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拓展服务空间,解决农业生产空心化问题,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三)完善金融支持与保险保障。健全金融支农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股权、信托、租赁、保险等新型投融资,运用贴息、担保、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增量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做实做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重点支持建档立卡农户拓展增收渠道,激发增收活力,夯实增收基础,确保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培育产业增收,扶持低收入农户开展特色产业、高效设施农业,依托山水资源和特色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就业创业增收,为低收入农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家乐经营等生产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输出劳务,增加非农收入。改革创新增收,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支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低收入农户参股入社,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五章 重点工程
 
  按照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整合资源,重点推进“十大”工程建设。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工程,配套实施平整耕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工程。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旱作农业区梯田、集雨蓄水设施工程建设力度,改善现代农业生产条件。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施装备提升工程
  实施主要农作物(牧草)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强新型适用农机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提高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农产品加工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实施日光温室、设施大棚、防雹防虫网棚、养殖棚圈等设施装备的提升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园艺设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建设工程。实施非耕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工程
  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农业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施研发能力与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四、产业提质增效与重点工程
  继续推进国家级、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工程,推进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实施果品、蔬菜、中药材、现代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实施国家级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苜蓿等优质饲草产品生产基地、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和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 

  五、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抓好农业信息化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互联网+”特色产业领军企业。

  六、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提升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壮大和提升以马铃薯、草食畜、果品、中药材、蔬菜、葡萄酒、特色小杂粮等为主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带动性强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示范基地和产业基地、加工园区和加工企业集团。

  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和完善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装备、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综合性农技推广机构,改善工作条件。继续推进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逐步建立村级防疫室,不断完善乡镇兽医站,努力提升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农业综合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工程。

  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以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

  九、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工程
  实施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工程,规范、稳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劳务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重点支持其提升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能力,促进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重点支持县、乡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平台。鼓励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十、生态农业与环境改善工程
  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废旧农膜回收、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创新推广旱作农业与高效节水技术,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进循环农业示范区(县)创建。实施新一轮退耕(牧)还草工程,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着力发展草地农业。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农业支持保护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在稳定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调整统筹部分补贴资金和增量资金重点支持建立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贷担保和风险补偿。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建立农业“走出去”人才培训基地,为构建能够“走出去”的现代农业企业集群给予政策优惠、人才和金融保障。加大农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兴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健全补贴资金发放办法,确保农业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给生产者。

  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等权能。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探索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到户,推进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提高农民流转、务工、分红等收益。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涉农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将我省肉牛、肉羊、农业机械、日光温室、畜禽圈舍等特色优势产业和设施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农业投融资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采取财政贴息、股权投资等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大力培育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融资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中央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有利时机,组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保障其资金需求。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民房产等抵押贷款试点。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

  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在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的科技意识和应用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

  五、依法推进农业建设
  加强地方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依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依法保护基本农田、保障农业建设用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依法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推进农业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严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与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

  六、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省、市、县三级农业现代化工作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研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协调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考核体系,加强督查考核,确保规划目标的完成。

  七、严格环境保护
  规划实施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设项目均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各级农牧部门要加强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上一篇:甘肃省“十三五”消费品产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甘肃省“十三五”招商引资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