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甘肃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甘肃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29 13:51:05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旅游业业态丰富、产业升级、爆发增长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旅游产业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实现了规模和速度双增长,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旅游主题形象和品牌得到双推广,加强了人文交流,扩大了甘肃影响,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展成就。
       1.产业地位和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全面超额完成规划发展目标,全省旅游接待人数52046.5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266.4%,年均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0.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16.6%,年均增长32.7%。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实施旅游项目1252个,总投资2966.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59.23亿元,较“十一五”增加1.96倍。争取到国家各类旅游专项资金78.38亿元,安排省级财政旅游发展资金5亿元。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1.56亿人次,较2014年增长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同比增长16%;完成旅游投资409.4亿元,同比增长23.3%。2012年以来,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8%。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等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建设交通体系中干线和“毛细血管”,极大地改善了全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交通通达性。建设开通兰州、敦煌2个国际航空口岸,国际(地区)航线达到30条左右。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开行兰新高铁及9大品牌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14个市州全部开通高速公路,与周边6个省区实现高速公路联通。47个4A级及以上景区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建成9个自驾游营地。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224座。
       3.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523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50家,赴台游组团社4家;旅游星级饭店382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72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231家,其中5A级4家,4A级81家;全省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达到32所;取得资格证导游人员12458人;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4.客源市场不断扩大。紧紧围绕“精品丝路、绚丽甘肃”品牌形象确定市场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整合宣传资金,突出营销重点,加强区域合作,制定奖励办法和优惠措施,旅游市场得到较大拓展。成功举办了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甘肃旅游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出台引客入甘奖补优惠政策,加大冬春季旅游市场开发,在中央电视台和FACEBOOK等30多个国内外主流媒体持续开展宣传推介,在新加坡等境外重点客源市场设立了营销代理中心,有力促进了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5.产业融合成果丰硕。全省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渐次开发,旅游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势头明显,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旅游聚合效应,《敦煌盛典》等一批驻场旅游演艺成为常态,文化旅游节会活动精彩纷呈。兰州马拉松、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等体育品牌赛事成为“流动的景点”,建成滑雪场13个。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正在蓬勃兴起。乡村旅游5年累计减贫37万人。截至2015年,全省建成农家乐10478户,带动农民直接就业11.34万人,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6.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实施了旅游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例行检查、督察督办等工作规则,建立省级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创建嘉峪关、敦煌等4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单位。制定实施了《甘肃省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管理办法》、“旅游团队管理系统”、“导游人员管理和旅行社统计调查系统”,旅游市场秩序得到了规范。建立健全了旅游安全预警提示制度和旅游安全监管体系。全省文明旅游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旅游行业队伍和游客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7.区域合作逐步深化。突出产业集聚理念,不断深化区域合作,2014年围绕区域优势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路,省委、省政府发布实施《甘肃省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发展总体方案》、《甘肃省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规划纲要》,2015年着手编制《陇东南华夏根脉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业联动发展规划》,推动甘肃省河西走廊、黄河沿线以及陇东南等三大区域的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品牌运营,增强旅游区域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全省富集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够、转化利用水平较低,旅游容量和吸附能力不足,游客逗留时间短、平均消费少。景区和旅游吸引物布点稀疏、重要景区间的连接道路、景区内的交通体系、景区的道路标示系统等明显不足,与现代“快旅慢游”需求和“井喷式”增长不相匹配。旅游热点地区更是出现了一房难寻、一票难买、一导难求、一车难租等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2.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观光型为主,旅游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单一的门票经济,旅游购物等附加消费占比较低,产品的丰富程度、品牌化程度及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不能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适应自驾游、自助游等主流消费趋势。
       3.服务质量不高。调查评估结果显示,甘肃省2014年、2015年度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分别为70.21分和76.54分,游客满意度总体上处于“基本满意”水平。游客对我省旅游大环境、公共服务、景区服务、配套服务的总体感受都不是十分满意。旅游产品单一、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能力有限等旅游业质量不高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4.体制机制不顺。改革深度不够、简政放权不足,行政区划限制、条块分割、资源多头管理依然是影响产业融合发展、资源整合开发和集约化发展等重点任务实现的瓶颈因素,制约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急需大力突破创新。
       5.市场主体不强。旅游市场主体小、散、弱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缺乏实力雄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旗舰型旅游企业集团,上规模旅游企业数量少,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明显,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缓慢。国有旅游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民营旅游经济不发达,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机制和措施吸引省外有实力、有品牌、有创意的旅游企业来甘投资。
       6.投融资渠道不畅。尽管旅游投入大幅增加,但主要是依赖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撑,渠道单一,资金运营管理经验不足,市场吸附能力有限,无法对旅游形成有力资金支持,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大投入、大市场、大发展的新常态要求。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一)发展环境。
       从全球来看,随着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和中心东移,我国旅游业与世界旅游界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国外先进的旅游经营管理理念、方式、手段将大量引入,带动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也为旅游业融入全球格局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从国内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空前向好。近3年来,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全国年旅游投资同比增长超过25%,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15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消费增长超过1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5个百分点。随着国家旅游业“515战略”深入推进,“十三五”将迎来旅游业政策叠加、综合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我省来看,旅游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的实施,给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首位工程,顶层设计得到进一步强化;针对旅游供给跟不上旅游消费需求这一突出矛盾,各地、各有关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践行新理念,加快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创新驱动、狠抓实效的大环境、新环境正在不断营造。
       (二)发展趋势。
       从趋势上看,“十三五”时期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作为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综合性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产业、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全面体现并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从机遇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全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随着“旅游+”时代、创时代、云时代的到来,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旅游利好政策前所未有,各地发展旅游的势头前所未有,企业投资旅游的热度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是促进经济逆势增长的新引擎,作为绿色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支撑,作为富民产业是拓宽居民收入的新渠道。今后5年,我省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解决现代化治理不足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旅游大融合、大协同、大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主题,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基础、改革体制机制、壮大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实现旅游设施的完备化、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旅游线路的贯通化、旅游推介的整体化、旅游效益的综合化,提高旅游发展中群众和游客参与度,推进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黄金段和“绚丽甘肃、人文甘肃、养生甘肃、如意甘肃”四大主题品牌,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优先。落实《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第一,发展绿色、低碳旅游,推进旅游资源保护、节能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筹,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坚持政府统筹。以政府顶层设计为先导,探索构建旅游与“多规合一”的统筹机制。制定深化旅游改革方案,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资源整合开发的政策举措,实现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统筹旅游产业与全省经济转型、区域合作、扶贫攻坚、生态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协同,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一体化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不断壮大旅游综合实力。
       (三)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释放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旅游产业发展更加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四)坚持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等资源,发展古色、绿色、红色、特色等彩色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推动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节庆、商务会展、户外探险、自驾体验、康体养生等并重的多元化旅游方式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促进旅游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型升级。
       (五)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全省旅游改革,破解旅游业发展深层次矛盾。落实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政策,培育旅游新供给。开展“旅游+互联网”行动,构建旅游发展新引擎;实施“精品丝路、绚丽甘肃”品牌引领战略,培育区域新品牌、构建全省主题品牌体系,助推旅游产品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集约化发展,着力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
       (六)坚持依法治旅。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的旅游综合市场监管机制,制定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配套制度,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有序、安全旅游的良好环境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全面提升。将旅游业发展成为甘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增进甘肃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提升全省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和扶贫攻坚的生力军,把甘肃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1.产品供给更丰富。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有效需求,实现供需平衡。
       2.市场动力更强劲。境内外传统客源市场持续巩固,年轻上班族、亲子市场和青少年等新兴市场得到开发,三大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3.品牌形象更突出。甘肃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4.产业融合更深入。实现资源共享,拉动相关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5.体制机制更顺畅。建立与旅游产业综合性相适应的统筹协调、行政管理、行业监管、市场竞争长效机制。
       6.公共服务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7.综合监管更有效。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游客满意度逐年提高。
       (二)产业目标。
       到2020年,旅游产业持续壮大,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加,旅游发展实现四个“翻一番”,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加快把旅游业培育壮大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1.全省接待游客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4亿人次。
       2.全省旅游综合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23%以上,力争达到2800亿元。
       3.“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投资总额比“十二五”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5%,力争达到3200亿元。
       4.全省旅游直接就业人数比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达到100万人。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着力完善、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筑全省旅游发展战略支点和产业支撑。到2020年,建成全省“11361”的空间布局,即城市依托、交通支撑、区域合作、廊道贯通、品牌凸显的“一带一城三区六廊道百景区”的开放式战略空间布局,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一、一条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
       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发挥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黄金段的区位优势,打造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沿线平凉、天水、定西、兰州、临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为节点和增长极,突出特色,集中打造旅游发展高地,实现多极突破。建立联动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其大漠戈壁、丹霞砂林、冰川雪峰、森林草原、民族风情等多彩魅力,打造贯通全省东西全境的旅游金带,使之成为全省最具活力、最具辐射带动功能的旅游发展轴,成为全国丝绸之路精品旅游带的脊柱,共同提高丝绸之路旅游带在全国的首位度和世界知名度。

       二、一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落实《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纲要》和《敦煌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推进敦煌国家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加快国际化进程,实现与中亚、西亚地区直至欧洲各国“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通,建成中国国际丝路艺术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研学旅游目的地、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国际化特色旅游城市。努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办成国家层面最有影响力的一流文化盛会,倾力办好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使其成为拉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把敦煌建成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三、三大特色旅游区
       进一步凝聚共识,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将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成为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打造成黄河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将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进一步明确每个区域内各城市的特色功能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方向,打造全省三大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极和支撑点。
       (一)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
       建设以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等河西走廊重要旅游城市为节点,串联为发展轴线,向全域延伸拓展,以“传奇丝路、壮美河西”为主打形象品牌,以文化体验、艺术采风、科普研学、户外运动、自驾越野、地理探秘、低空飞行等多业态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丝绸之路国际精华旅游目的地。着力挖掘区域内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级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公园,以公益性和公共产品建设为全省资源开发和大景区体制机制突破提供先行先试范例,打造旅游促进文化生态可持续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
       1.武威:中国旅游标志名城。充分发挥中国旅游标志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挖掘、整合开发深厚的“天马故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特色鲜明的中国葡萄酒城、奇特的腾格里沙漠景观、浓郁的藏区民族风情、瑰丽的祁连雪山冰川等丰富资源,以“马踏飞燕-金色大道”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标杆性经典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产业链,建成东接兰州、西联敦煌的旅游支点和“中国旅游标志名城”,把武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标志目的地,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上的明星旅游城市。
       2.张掖:产业融合发展极。全面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构建多元融合的产业体系,深化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融合发展途径、模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高地,把张掖建成丝绸之路黄金线路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
       3.嘉峪关:全域旅游发展极。充分发挥嘉峪关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景区发展较好、产品业态丰富等优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和建设标准,实现景城一体化、全域景观化、产业融合化,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联动酒泉和航天城,打造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引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
       (二)黄河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建设以黄河甘肃段的兰州、白银、临夏、甘南4市州为轴线,以“九曲黄河、奇峡秀水”为主打形象品牌,以黄河之都、水韵古镇、休闲水乡、壮美石林、草原湿地、回藏风情为核心内容的融黄河文化、都市风光、自然山水、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黄河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黄河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
       1.兰州:都市旅游发展极。突出丝路旅游带、黄河旅游带和长城旅游带交汇点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带动作用,依托兰州黄河风情线、兴隆山大景区建设,深度整合资源,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产业集群,把兰州打造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黄河风情的国际化都市文化旅游发展极。
       2.甘南:民族风情旅游发展极。联动临夏回族自治州,深入挖掘民族风情、宗教圣地、黄河首曲、高原生态、草原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依托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冶力关等旅游大景区建设,打响九色香巴拉品牌,大力发展休闲避暑、朝觐礼佛、艺术采风、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产品,把甘南打造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陇东南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
       以中东部的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5市为主体区域,以始祖文化、农耕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丝路文化、氐羌文化、民俗风情、高原地貌、山水田园、百峡千瀑、天池溶洞等资源为特色,以“华夏祖脉、养生福地”为主打形象品牌,以羲皇故里、麦积烟雨、道源圣地、岐黄故里、中医养生、寻根访祖、官鹅神韵、乞巧民俗、白马风情、红色南梁、两当兵变、渭水溯源、嘉陵漂流、高原避暑、农耕体验、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系列产品,在平凉、庆阳、定西3市打造“黄土风情、养生福地”子品牌,在天水、陇南两市打造“华夏祖脉、山水家园”子品牌,构建全球华人祭祖圣地、中医药养生特色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陇东南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
       1.天水:祖脉旅游发展极。深度挖掘始祖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等祖脉文化资源,实施华夏祖脉旅游品牌打造工程、大景区突破工程、旅游线路产品优化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政策机制支持工程等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祖脉旅游文化节会平台,将“公祭伏羲大典”培育成为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品牌节会,将“甘肃——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旅游品牌推向全国、打向世界,把天水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平凉:养生旅游发展极。以崆峒山为龙头,深入挖掘平凉中医药、针灸、道教、佛教、武术、温泉、山水生态等优质养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医养、食养、文养、武养、山养、水养、佛养、道养等系列养生产品,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养生旅游品牌,推动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把平凉建成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目的地、国际中医药文化旅游交流示范区。
       3.庆阳:红色旅游发展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红色南梁大景区建设为引擎,加强红色文化与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融合,以子午岭生态风光为基底,促进全市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将庆阳建设成陕甘宁毗邻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红色文化旅游胜地、中国农耕及民俗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成为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发展极。

       四、六条主题旅游廊道
       升级传统旅游线路,发挥各条主题游线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公路全境贯穿、交通体系立体便捷、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完善、旅游目的地品牌凸显、历史与文化交融、时尚与现代相接、民俗与田园辉映、多元景观相得益彰的旅游大通道,形成“古绿青蓝紫金红”七彩风景廊道。以精品丝路旅游廊道、黄河风情旅游廊道、民族风情旅游廊道、寻根访祖旅游廊道、长城边关旅游廊道、红色征程旅游廊道六条旅游廊道为战略发展轴,以相关主题旅游资源整合和全域旅游联动为基础,大力带动廊道沿线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标准化风景廊道的建设,构建全省与国家重点旅游带有机衔接的立体风景廊道体系。
       (一)精品丝路旅游廊道。以天水、平凉、敦煌交通枢纽及兰州、嘉峪关、张掖、金昌、庆阳机场为进出口,以连霍高速、陇海铁路、兰新高铁串联起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旅游景区,形成精品丝路旅游黄金大廊道。
       (二)黄河风情旅游廊道。以甘南、白银交通枢纽以及兰州、夏河机场为进出口,以沿黄快速通道、京藏高速、兰海高速、包兰铁路、兰成铁路串联起沿黄四市州的重要旅游景区,形成黄河风情旅游大廊道。
       (三)民族风情旅游廊道。以甘南、临夏交通枢纽为进出口,以兰郎高速、兰成铁路等串联沿线重点景区,形成回藏民族风情旅游廊道。以兰州、张掖、敦煌交通枢纽为进出口,以省道301、302和兰新铁路、敦格铁路等串联沿线裕固、哈萨克、蒙、藏等民族风情,形成祁连腹地民族风情旅游大廊道。
       (四)寻根访祖旅游廊道。以陇东南五市交通枢纽为进出口,以青兰高速(庆阳至定西)、天定高速、天平高速、十天高速、兰渝铁路、宝成铁路、陇海铁路等串联沿线重点旅游景区,形成“华夏祖脉、养生福地”旅游圈环线廊道。
       (五)长城边关旅游廊道。以兰州、敦煌交通枢纽以及嘉峪关、金昌、张掖机场为进出口,以国道312、省道308、314、315连接汉明长城沿线重点景区,形成“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边关风情自驾旅游廊道。
       (六)红色征程旅游廊道。以兰州、甘南、庆阳交通枢纽为进出口,以省道210、国道212等串联沿线红色旅游景区,形成“重走长征路”旅游廊道。以兰州、张掖、武威、酒泉交通枢纽为进出口,以省道308、国道312、连霍高速等串联沿线红色旅游景区,形成“红色记忆”旅游廊道。

       五、百个重点景区
       率先建设20个大景区,以省带市、以市带县、以大带小、层层推动,建设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按照“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面”的原则,全省形成“235”布局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体系,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提升全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四章  重点任务
 
       聚焦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入手,扬长补短,全区域规划、全要素配套、全产业链打造、全天候全季节拓展、全社会参与,突出“绚丽甘肃、养生甘肃、人文甘肃、如意甘肃”四大主题旅游品牌,强力支撑“双加双创”和精准扶贫,服务向西开放和国家旅游外交大局,努力实现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各项目标。

       一、推进全域旅游,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甘南州、敦煌市、肃南县、兰州市城关区、武山县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嘉峪关市、张掖市及崆峒区、永靖县、康县、两当县等市州、县市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整体打造优美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建立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重要突破口,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鼓励各地先行先试,探索不同模式,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编制规划,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要,因地制宜推进旅游产业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旅游行业自律、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联合执法等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到2020年,3个市州和20个旅游强县创建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全省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从封闭循环向开放融合发展、从单打独享到共建共享、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服务全域旅游的基础条件。着力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智慧旅游全域化、全覆盖,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各地根据实际需要,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及交通干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加快道路、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实现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共交通和服务的无缝对接。
       (三)创建国家特色旅游基地。
       积极将兰州创建为国家级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承担西北区域性旅游集散功能,形成对西北区域的旅游辐射力和影响力。将敦煌市、嘉峪关市、武威市创建为国际化特色旅游城市,代表中国区域性旅游形象,打造中国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努力创建河西走廊、黄河风情、陇东南历史文化3个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努力创建国家特色旅游基地,甘南、陇南创建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敦煌、天水、嘉峪关、武威、会宁创建中国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平凉、庆阳、定西创建中国康养旅游基地;兰州、张掖、金昌、永靖创建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积极创建一批国际水准的温泉度假目的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积极创建金昌紫金花、崇信牡丹花海、民乐油菜花、河西走廊葡萄、永登玫瑰、临洮花卉、静宁金果、陇南油橄榄和康县茶园等一批旅游产业园区,建成“旅游+特色文化+优势产业+乡村+民宿、自驾车营地等非标准化住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复合型新兴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创建一批国家乡村公园,打造现代新型乡村(农业)旅游区,促进生存农业向品质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技术农业转变、一产农业向三产农业转变,满足城市居民回归乡村田园生活方式的消费新趋势。
       (四)建设旅游名城名镇名街。
       以全省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生态积淀形成的城市、乡镇、街区为载体,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与发展。依托现有全国重点镇、省级重点镇和省级城镇化试点镇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特色观光农业等支柱产业,形成一批旅游观光特色的美丽村镇。推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创建工作。将敦煌市、夏河县、康县、天祝县、嘉峪关市峪泉镇、临潭县冶力关镇、麦积区甘泉镇、华池县南梁镇等重点旅游地区列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镇。
       积极创建旅游强县。按照旅游综合收入达到相当于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或达到50亿元以上的标准,到2020年全省创建20个旅游强县。
       积极创建旅游名镇。达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旅游人数超过常住人口的5倍,居民收入有35%以上来自于旅游业,旅游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20%,到2020年全省创建30个特色旅游名镇。
       结合各地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打造旅游商品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娱乐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旅游功能区,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16〕114号)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要求,切实做好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绿色低碳、功能完善、产业集聚、开放包容、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打造“旅游+特色产业”的产业闭环系统。

       二、做强重点景区,提升竞争优势
       按照“235”景区体系布局,到2020年打造20个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四至范围清晰、空间连贯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统一顺畅、游客停留时间长的大景区。建设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35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150家。重点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增长30%以上,高于第三产业增长率10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在全省就业人数中的比例明显提升,成为全省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长极。
       (一)改革景区管理体制。
       深化大景区建设体制改革,组建大景区管委会,依法完善统筹资源、统一标准、综合执法的职能,实现“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大景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大景区市场运营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大景区旅游开发公司。大景区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各市州参照20个大景区改革发展模式,加快推进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建设步伐,促进景区不断升级发展。
       (二)创新景区产品体系。
       坚持保护第一,加大景区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内容,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大景区建设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内容。拓展核心游览区空间范围,开发建设系列观光与休闲、度假、探险、养生、科普、修学等相结合的高品质复合型产品。
       (三)完善景区服务功能。
       按照国家4A级以上景区和绿色旅游景区标准,提升景区综合接待能力,为游客创造方便、舒适、安全的旅游条件。着力建设景区内道路、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观景台、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固定演艺场所;着力提升供水供电、通讯、智能管理、应急救援、垃圾污水处理、安全消防、医疗保障、水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合理配备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自行车、游艇等多样化景区交通工具,实现景区内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和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围绕创建国家标准化景区,制定出台《甘肃省景区管理办法》,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和景区服务质量。
       (四)提升景区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城镇旅游化、全域景区化、城景一体化,着力完善景区所依托城市(镇)的旅游功能,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结合当地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打造多元化城市旅游功能区,依托城镇美化和环境改造,建设街心公园、休闲街区、城市绿地等城市景观区。调整景区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工程。突出田园生态、传统民俗、乡村民居传承,实施村容村貌专项规划和环境整治,把景区周边特色村落作为景区的延伸,优先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大力发展为景区服务的民俗村、农家乐、农家客栈、“乡村舞台”和特色旅游商品。强化重点景区周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整治景区周边的“脏、乱、差”现象,全面改善景区整体环境和形象。  

       三、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通过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林业、水利、体育、科技、教育、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旅游产品的拓展,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转化成多元融合的旅游产品体系。
       (一)旅游与文化融合。
       挖掘省内各类文化资源,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和“1313工程”总体布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成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旅游融合基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认真落实《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甘华区办发﹝2014﹞1号)精神,构建完善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即:打造1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20个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20家文化旅游骨干企业、30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升级。依托我省世界顶级的石窟文化、宗教文化等优质宗教遗迹资源,发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龙泉寺道观、崆峒山宫观、兴隆山刘一鸣道家文化、永靖炳林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泾川大云寺、张掖大佛寺等品牌影响力,组合推出宗教文化体验、问道崆峒、艺术研学、素食养生、修心养性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旅游网络,深入推进“历史再现工程”和实施“乡村舞台”建设,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扶持发展文化旅游骨干企业。按照提升品位、扩大规模、培育龙头、扶持壮大的要求,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放宽文化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多元开发建设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杠杆撬动,组建、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市场化改制为契机,推动文化资源进入旅游市场,组建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文化旅游市场竞争。
       (二)旅游与农业融合。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强化规划指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扶持措施,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民俗展演、乡村手工艺等旅游项目,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着力改善乡村旅游重点村道路、通讯、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加大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景区。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业、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甘肃省传统工艺计划。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建设一批全国和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特色村、乡村度假地、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精品民宿。积极吸纳各类资金和智力,探索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模式,落实《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5﹞118号),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强化农耕文明活态传承与旅游的融合。
       (三)旅游与生态融合。
       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旅游与林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我省林业资源优势,创建一批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加强冶力关、麦积山、崆峒山、兴隆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张掖湿地、尕海湿地、银滩湿地等国家湿地公园,武威沙漠公园、阳关沙漠公园等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开发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避暑、自驾房车、科普研学等旅游产品。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积极创建国家公园。加大对我省大湖湾水利风景区、崆峒水库风景区等2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8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建设,开发特色水利旅游产品,使特色水利旅游成为全省生态休闲旅游新热点。
       (四)旅游与体育融合。
       结合甘肃地貌地形特点,开展多元体育运动,发展时尚健康旅游和户外旅游,集中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和系列户外体育运动产品。积极创建酒泉“中国(酒泉)西部户外运动之都”、张掖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办好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房车博览会和丝绸之路(张掖)国际通航大会。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汽车越野、滑雪、滑草、徒步穿越等旅游项目产品,持续办好“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非凡足迹”戈壁徒步挑战赛以及汽摩越野拉力赛、自行车赛、铁人三项赛等品牌户外活动,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支持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构建丝路户外旅游长廊和多元户外旅游线路。
       (五)旅游与科技融合。
       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主题公园、现代游乐设施等资源,推进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创建“甘肃河西走廊国家科普主题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旅游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提升旅游创意开发产品的科技含量,助推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科技型企业与旅游密切合作,引导构建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旅游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六)旅游与教育融合。
       发展研学旅游,建设研学基地,培育研学旅游市场。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内容,规范引导大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旅游活动、建立完善的研学旅行体系。鼓励各地区、各院校灵活安排春秋短假,引导旅游景区、企业对青少年研学旅行价格优惠。支持建设寻根访祖、航天科技、生存训练、地质科考、红色教育等研学旅行基地,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加强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和安全防护。
       (七)旅游与工业融合。
       整合提升工业旅游资源,通过挖掘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企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工业博物馆等资源,大力发展工业创意旅游、开辟游客参观通道、增加旅游消费业态、发行工业旅游年票等措施,培育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着力打造矿山公园、酒文化博览园区、新能源基地、玉门油田铁人纪念馆等项目。加快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一批园区、基地,填补全省旅游装备制造业空白。推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兰石集团、公航旅集团房车项目战略合作,开展旅游装备自主创新研发。创新制造业与旅游服务业的新兴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用品。

       四、打造特色产品,构建品牌体系
       在巩固提升我省传统优势旅游产品的同时,突出四大主题品牌,积极适应大众化、个性化、自助化消费需求,通过业态提升、创新和突破,积极开发新型特色产品,打造适合我省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的中高端产品,形成对新兴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创造旅游消费新热点。
       (一)寻根访祖游。
       以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定西5市丰富的始祖文化为依托,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推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产品,主推伏羲庙、卦台山、女娲祠、周祖陵、轩辕谷、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王母宫等为代表的华夏寻根祭祖之旅;以大地湾遗址、崆峒山、李氏龙宫、渭河源等为代表的华夏文明探源之旅。以始祖文化为主,辅以中医药访祖、休闲养生等旅游资源,形成陇东南五市旅游小环线,连接省内沿黄四市州的中环线,贯通陕西、四川、宁夏等地的省外大环线。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凸显人文甘肃主题品牌。
       (二)陇原自驾游。
       适应甘肃东西狭长、全境处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景观呈廊道分布的特点,完善自驾交通体系和标识系统,美化廊道景观,分段设立休憩项目,配套建设并完善沿线自驾营地、观景台等服务设施,打造中国最美“驰骋陇原大漠自驾之旅”。依托河西走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主打河西走廊自驾精品产品,主推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嘉峪关—酒泉—金塔—航天城—额济纳旗,武威—民勤—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金昌等沙漠戈壁越野探险自驾游线路。适应自驾旅游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强力推动全省各地自驾车露营地建设。全省统一规划布局120个自驾车营地,其中城镇依托型营地20个,景区依托型营地75个,过路驿站型营地25个,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周边、功能合理、服务一流、管理规范的自驾车营地体系。按照“房车服务基地(大本营)+露营地+交通驿站”的模式,依托“一心六带九点”的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建设200个左右的房车营地(含15个房车服务基地和185个露营地,6000个以上的房车营位)和100对左右的交通驿站,形成类型多元、层级丰富、系统全面的房车营地体系。
       (三)民族风情游。
       依托九曲黄河、民族风情2条旅游廊道,开发甘南香巴拉绿色生态体验游、藏传佛教探秘游、藏俗风情体验游、藏医药康体养生游、格萨尔王传奇游、伊斯兰建筑艺术欣赏游、临夏花儿体验游,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风情体验游、清真美食游、阿克塞哈萨克族风情游等品牌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拉卜楞寺-达久滩草原-则岔石林-尕海湿地-郎木寺“最美高原民族风情之旅”。
       (四)休闲度假游。
       满足游客“走马观花式”传统观光游向“下马赏花式”休闲度假游转变的消费需求,利用丰富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休闲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的开发,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与体验。重点依托现有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升级改造一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和目的地。加快推动全省环城市休闲游憩带、滨水休闲度假旅游带、浅山户外康体运动休闲区建设,鼓励城市发展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休闲空间,打造“如意甘肃休闲度假之旅”。
       (五)会展商务游。
       举全省之力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使之成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甘肃的一张靓丽名片。以此为契机,持续办好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公祭伏羲大典等重要节会。进一步加大节庆会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会展旅游业的支持保障体系,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会展旅游领域。鼓励市州和部门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美食美酒、影视展演、投资贸易等系列节会活动,促进地方节庆会展与现代旅游方式有机结合,市州、县市区重点打造“博览天下会展商务之旅”,使会展旅游成为甘肃旅游新的增长极。
       (六)户外健身游。
       依托甘肃地域广阔、地貌多样、文化多元、民族民俗风情绚丽多彩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张掖汽车拉力赛、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嘉峪关国际滑翔锦标赛、敦煌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金昌青少年户外生存挑战训练营等大型户外体育旅游品牌,积极推出极限挑战、徒步越野、冰川探险、登山攀登、低空飞行、城郊慢跑、单车骑行、滑雪滑草、户外垂钓、沙漠穿越、溶洞探秘等户外旅游活动,打造“神奇丝路户外健身之旅”。
       (七)乡村田园游。
       立足我省自然景观多样、山水生态优美、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独特资源优势,引导乡村依托城市近郊、景区周边、古镇村落探索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形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和宜游宜养产品,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旅游知名品牌,使乡村旅游成为惠民富民的主力军,打造“快乐老家乡村田园之旅”。
       (八)低空飞行游。
       我省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不同地段形态各异,风光秀丽,从空中鸟瞰大漠绿洲雄奇壮观,山川河谷蜿蜒秀丽,绚美景观尽收眼底,发展低空旅游条件得天独厚。依托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直升机、热气球、三角翼、动力伞、滑翔机等高端直升机观光旅游、商务飞行、航空摄影、低空飞行游等产品,使低空飞行游成为甘肃亮点旅游产品,打造“天马行空低空飞行之旅”。通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完成全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布点工作,有条件的市州积极创建低空旅游示范基地,布局建设30个以上通用机场及兼具通航功能的民用机场,积极打造多条低空旅游线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构建通用航空运营服务网络,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九)红色励志游。
       弘扬南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红色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建设15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强陕甘边区合作。积极创建国家级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和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着力打造红色南梁、两当火种、腊子口天险、会宁会师、祁连壮歌等红色旅游品牌,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打造“追寻梦想红色记忆之旅”。
       (十)冬春冰雪游。
       弥补我省旅游淡季短板,丰富冬春旅游产品,营造旅游“暖冬”。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滑雪场,持续举办冬春季旅游节会活动,推出冬春季欢乐冰雪游、丝路文化修学游、养生保健游、多彩民俗游、生态观鸟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催热全省冬春季旅游市场。加大冬春季旅游优惠奖励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冬春冰雪旅游项目,开发高品质冬春旅游产品,打造冬春旅游新亮点、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打造“欢乐陇原冬春冰雪之旅”。
       (十一)高原避暑游。
       发挥甘肃位于三大高原交汇处,夏季凉爽、空气清新独特优势,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等资源优势,完善避暑休闲度假设施,推出森林氧吧游、消暑美食游、养生保健游、户外健身游、温泉度假游、草原风光游、文化体验游、峡谷漂流游、溯溪探险游、黄河夜色游、窑洞避暑游等旅游产品,打造“清凉世界高原避暑之旅”。
       (十二)研学科普游。
       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科技资源,建设敦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一批寻根访祖、航天科技、生存训练、地质科考、红色教育等研学科普旅行基地,推出文化采风、专家讲学、论坛研讨、古迹观光、艺术研修、专题培训、活态非物质文化传承等一批研学科普旅行产品。引导旅游景区、企业对青少年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加大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不断提升“神舟飞天研学科普之旅”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将研学旅游培育成为甘肃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
       (十三)养生养老游。
       以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龙头,全面促进全省中医药产业、中医文化、养生保健和休闲旅游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中医保健、中药美容、医食养生、温泉疗养、泥疗沙浴、禅修体验、道家养生等系列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围绕“3785”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体系,庆阳依托岐

上一篇:甘肃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甘肃省“十三五”消费品产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