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1.64万人,200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自转型以来,白银市着力破除束缚发展的思想桎梏,认真梳理白银的区位优势和政策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优势,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带动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转型。
一、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升级。白银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能源资源优势,以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路径,推动供给侧改革,围绕去产能、降成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扩供给、增动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壮大“3+4”产业集群(重点规划打造的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建材陶瓷、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了经济转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2.87:55.57:31.56调整为2016年的14.01:40.28:45.71,二产占比下降15.29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4.1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7年的不到5%提高到2016年的1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不到40%提高到2016年的52%。
二、稳步推进社会转型。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问题,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按照“织好网、兜住底、促公正”的要求,全面落实民生投入增长机制,2016年,全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民生领域支出141.0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支出的87.73%,总量比2007年翻了三番还多。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6年,普通中学高中学校师生比例为1:12,初中学校师生比例为1:8,小学师生比例为1:10,分别比2007年的降低6、10、7个百分点;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17%。医卫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全市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5个,是2007年的598个的2.31倍;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8.78%。城乡社保体系日益完善。2016年全市共有25568户、64606人城镇居民和63584户、219048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分别比2007年增加1852人和68151人。2010-2016年,全市实施棚户区改造76272户(套),完成投资114.4亿元。争取各类补助资金362987.65万元,完成改造棚户区面积489.64万平方米,涉及居民人数18.36万人。
三、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转型。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认真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城乡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四大民心工程。2007年以来,白银市坚持推进大环境绿化,大力开发扩建张家岭、金鱼、银光等公园,年造林30万亩以上,十年来累计完成各类重点工程造林15万公顷,完成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近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7.57%提高到14.34%。坚持把重点污染源治理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投资40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等11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累计削减二氧化硫10万吨、硫酸雾0.75万吨,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硫和硫酸雾污染得到彻底解决。投资15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废水治理、甘肃稀土公司含油废水治理等60个水污染治理项目,重点企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投资16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ISP技术改造等15个重金属点源污染治理项目,年减排含重金属废水450万吨、减排重金属污染物577吨、综合利用冶炼废渣120万吨,东大沟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大幅度下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加快推进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完成10.45公里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治理重金属污染底泥18.36万立方米,河道上游生态逐步恢复。通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市区优良天数达到299天,比2007年增加了49天。2007年,黄河白银段水质为三类,2016年达到二类。
四、着力推进文化转型。2007年以来,全市旅游产业由弱到强,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38.28%;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增加值每年递增35%以上。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42.93亿元,增长28.6%;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26.05%,占第三产业的11.3%。通过市场运作、项目带动的方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传媒创意、民俗工艺、艺术培训等“八大文化产业”,提升完善会师圣地、黄河石林等旅游景区品牌,以黄河七峡及黄河石林、矿山公园、景泰大地震断裂带地质奇观为节点,建设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基地,黄河假日城、靖远南华山文化生态产业园、中国西部微电影拍摄基地等特色文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实施;6大文化产业60多个重点项目列入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库,忠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陇烨陶瓷有限公司、景泰县平贵旅游发展有限公司3家公司被列为全省首批100家骨干文化企业。2016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5.13%,实现旅游收入32.07亿元,增长29.4%,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白银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