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甘肃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 > 内容

2010年甘肃省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及2011年运行预测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2-25 13:47:25
2010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了全省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在全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持了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增长,为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9.4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与全国基本持平,在全国排名第26位,在西部排名第10位,比“十一五”规划的平均11%的增长率高出7.3个百分点。

    一、2010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总额快速增长。2010年,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物价上涨双重作用推动下,全省消费品市场呈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9.4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与2009年的18.88%基本持平。全省12个月中,月度零售额均保持在80亿元以上,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

    (二)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城市市场快于农村。2010年我省加大了民生工程建设,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商业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已开始由城镇向农村地区推广和转移,给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2010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17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80.2%,城镇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9.8%。城镇增速仅快于乡村增速0.7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和乡村市场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三)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餐饮市场活跃。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生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省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个体商业户迅速增加,提高了流通领域的经营能力,促进了消费档次。2010年批发业实现零售总额154.24亿元,同比增长20.2%;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986.97亿元,同比增长18.4%;零售业依旧是消费品市场的重头行业。近几年来,人们对餐饮市场的需求空间持续日趋旺盛,加之节假日效应、价格上涨的拉动,有力带动和刺激了餐饮市场的持续发展。2010年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210.90亿元,同比增长17.3%;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17.29亿元,同比增长16.3%。

    (四)生活热点商品销售保持稳定增长,亮点商品销售火爆。一是1-12月,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5%、26.9%和26.4%。受物价上涨的拉动,食品消费呈明显增长之势,其中,粮油类增长29.2%。二是受国际黄金价格不断走高及人们对通胀预期压力的影响,金银珠宝类销售持续走俏,购买金银珠宝成为一种时尚和投资方式,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三是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8%,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4%,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9.4%,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1.4%。此外,数码、动漫、游戏、智能通信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消费新亮点。

    (五)政策刺激作用明显,家电、汽车等持续旺销。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和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推动下,我省家电、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等持续旺销,为拉动我省经济,促进消费和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0年底,全省销售家电下乡产品达到95万台(部),实现销售金额18亿元。各项购车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也让我省车辆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车市迎来了井喷行情。2010年我省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6.2%,车辆保有量的迅速增多以及油价的上涨,带动了汽油等消费品的快速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27.7%。其中,以兰州市为例的私家车数据持续激增,平均每天以200辆的数量增长,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增幅,截至2011年1月1日,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395625台。

    三、2010年消费品市场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影响消费增长。2010年兰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8%,食品价格的走势对消费价格总水平趋势的影响最大,全年兰州食品价格累计上涨9.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3.09个百分点,占总水平涨幅的80%以上,成为推动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从表象看,消费价格的上涨能够促进零售额的增长,但是消费价格特别是粮油、食品类等价格上涨过快,对消费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除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外,还将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购买力。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多少,城乡居民现金总量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同时,由于消费品市场价格指数快速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增长扣除价格指数增长后的实际增长变小。从城镇看,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工薪收入,我省2010年出台新的增资政策较少,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从农村看,部分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种子、饲料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增收。

    (三)流通环节费用上涨,流通成本上升。我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尚处在发展阶段,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和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全省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市场布局、功能还需要不断优化,部分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还待进一步提高。蔬菜从田间到餐桌,产销流通环节最多可达十多个,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是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要及时统筹规划“菜园子”、“菜摊子”、“菜篮子”,布局建设蔬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产销衔接、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在大中城市建设肉食、水产品储备冷库、果蔬储备冷库,防止流通受阻和异常天气引起的突发性价格上涨。

    (四)受居民收入差距的限制,消费市场结构单一。由于受居民收入差距的限制、教育程度的不同、政府文化宣传和资金投入差异性、消费习惯、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我省消费品市场仍呈现出消费结构单一的现象。与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居民在文化消费、服务消费、旅游消费方面表现的还不是很活跃,第三产业消费市场还需进一步开拓和完善。

    四、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市场监测,保障市场供给。要进一步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完善城乡市场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对粮、油、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调运和储备的监测,密切关注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定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三是要积极做好“米袋子”、“菜篮子”的生产,保障粮油、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给;同时要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提高预测预警能力,积极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合理引导消费者心理预期。

    (二)积极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据调查,截至2010年,我国网民数量达4.2亿人,其中网购用户超过1亿人,电子商务拥有巨大的消费基础。据业内人士预测,2011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690亿元。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已经成为新型消费模式的主力军。网上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银行刷卡、信用消费等已成为新型的消费模式。特别是银行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由于购物方便、价格透明等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没人逛街不代表没人购物”,火爆的网购市场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方式,而且催生了一大批网店和网络创业族,还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面对飞涨的物价,人们开始精心算计自己的钱包,以便宜和方便著称的网络购物,俨然成为消费的潮流和趋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并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创新城镇化机制,继续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城镇是充满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扩大居民消费,要以城镇化为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和实践表明,城镇化可以将农民消费变为市民消费,引发消费需求;能够推进经济的服务化,壮大消费群体;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环境,转变居民消费模式。有利于激发和释放消费者购买欲望,提高即期消费能力,加快实现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模式。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更多具有中层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当前,要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以政策指导、财税优惠、融资支持、政府采购等措施,大力推动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和技术加强对餐饮等传统消费型服务业的改造、提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完善、行业协会建设、行业监管、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措施,促进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现代消费型服务业发展。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仅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升级的趋势,而且可以让更多蓝领变成白领,同时将培育大量中间层次消费群体。

    (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尽快提高各种社会公共产品的水平和覆盖范围,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有钱花,更敢花钱。

    五、2011年全省消费市场预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即将实施,国务院已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这些大利好必将推动我省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但是由于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期,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随着通胀压力增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短期刺激政策效应递减,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面临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扩大消费政策已经到期(如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的取消,汽车下乡政策的终止等),政策刺激力度减弱,相关消费将会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对农村消费将会影响更大。二是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造成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住房消费若出现大的波动,与房地产相关的商品如建材、家电、家具、装潢材料等消费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三是资源价格改革带来的水、电、油及燃气价格上涨及其影响也将在2011年进一步体现,将会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四是通胀压力增大、通胀预期上升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消费需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中低消费群体的影响会更大,实际消费需求将会继续放缓。五是近两年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刺激下,居民消费需求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如果没有收入分配改革等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期望通过消费增幅的明显提高,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有难度的。因此,须继续保持促进消费政策的连续性,积极培育和扩大热点商品消费,特别是要加快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制度上加快建立和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才能确保2011年消费品市场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上一篇:2010年上半年甘肃省外贸运行情况分析
下一篇: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