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甘肃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8-09 08:53:19
       一、基础条件
       兰州、白银是西部工业重镇、黄河上游经济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城市。兰州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2个工业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节点城市。白银毗邻兰州,属省会“一小时经济圈”组成部分,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复合型能源和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兰州新区作为最靠西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西北内陆省会城市共生带,位于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结合部,担当城市外延、省会副核、产城共融的重任。兰州、白银两市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3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5.8%和26.3%。2011—2014年,兰州新区累计引进项目305个,总投资3870亿元;累计完成生产总值259亿元,年均增速33%。
       ——培育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兰白地区拥有2个国家高新区、1个国家经济区和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智慧城市试点、生物产业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形成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轻纺食品、建材陶瓷、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军工装备、生物制品、重离子辐射应用极具产业竞争力。生物产业汇聚了2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培育了30多个市场潜力大的高技术产品,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数字出版等产业在西部具有竞争优势。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白银高新区”)现有企业4674户,其中工业企业179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5户,分布在25个子园区内。
       ——集聚了比较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兰白地区创新资源集中度较高,承载着甘肃省90%的科研机构、4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75%的高校以及77%的科技人才。拥有两院院士15位,研发人员占全省的57.3%,高级职称人员占全省的79.2%。万人R&D人员44人,明显高于全省16人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全省41.5%。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个、高新技术企业166家、1个国家实验室和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总经费的54.5%,占全省GDP的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2件,高于全省1.26件的平均水平。兰白两市技术市场成交额2014年为40.45亿元,占全省的35.1%。
       ——涌现出一批高端的技术创新成果。2011—2014年,甘肃省共有2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9项诞生在试验区。涌现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乳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甲型H1N1流感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多芯片堆叠(3D)封装技术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近年来,研制出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首台宇航员地面训练模拟试验舱、首个航天电离子推进系统、首台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5850kN直流电驱动超深井钻机等创新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的细胞培养基、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水性装饰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多相计量产品、极端气候石油钻采系统出口欧美高端市场。2011—2014年获得授权专利超过8000件,兰白两市产业类科技成果占到全省的69.3%。
       ——探索与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把兰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4区建设了3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孵化面积19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86家,安置就业19515人,成为吸引省内外企业创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重要基地。众创空间发展到22个,经营面积11.5万平方米,进入种子企业和团队130余家,各类新型孵化器已经发展成为创新创业“便利店”。2015年8月投入运营的兰州科技大市场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科技管理、投融资、法律咨询等综合科技服务。兰州银行、交通银行、甘肃银行等商业银行组建了面向创新创业的科技支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块正式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落户试验区,“投贷联动”、“贷股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得到推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具有战略意义的区位优势和功能。兰州位于亚欧大陆桥中段,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丝路文化交流展示基地,是黄河上游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兰白试验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宁夏等西北多民族地区结合部,是中原地区、西南地区通往西北边疆和中亚西亚的战略通道,也是维护西部边疆安全的重要支撑区域。试验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和黄河之滨,肩负着建设甘肃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白地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打破发展困局的关键,这对兰白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兰白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意识,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兰白试验区与全国同类示范区(试验区)相比较,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典型性,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示范性。建设兰白试验区,要以“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双拳组合精准发力,增强区域内的互补性和显示度。强化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深化科技改革谋发展、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搞创新、西部地区先行先试做示范的路子,促进欠发达地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因此,兰白试验区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兰白地区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以及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区域创新体系,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西部特色、符合甘肃省情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把科技需求侧同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贯通起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新空间,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立足甘肃、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重点实施“三大计划”、“五大工程”、“十项创新改革举措”,全面提升兰白试验区集聚、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建成统领区域其它战略平台的高位平台,向西开放、黄河上游城市群、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产业引擎和创新创业中心。协同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的内陆示范区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甘肃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明确目标,明察路径,明朗标准,明晰载体,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壁垒,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力,继承与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创新要素的整体协同与产业要素的多元协同,深化责任担当,建立长效协同创新机制。
       问题导向,精准创新。把补齐发展短板和弥补薄弱环节作为着力点,精准施策,找准改革突破口,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的融合和对接,让创新真正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融入度和贡献率,推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转型跨越、富民兴陇。
       聚集资源,集成创新。聚集、整合、调动内外部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源头、健全创新机制、强化创新保障、把握创新重点,整合目标、统筹推进,形成科技与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文化、金融、贸易、消费、土地等发展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各类发展平台,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加强合作,开放创新。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主题,畅通创新路径、丰富合作形式、深化交流层次,打造开放品牌,深度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扩大合作规模和领域,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经济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能力。
       落地落实,系统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配置创新资源,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可督查,确保各项试验举措、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
       (三)战略定位。
       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革旧图新,挖潜增效,集中力量突破区域发展瓶颈,把兰白试验区建设成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领先、创新体制健全、创新环境良好、全方位开放合作的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排头兵,创新驱动战略新动能的发动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油站、承东启西的中继站。
       ——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持续推进科技教育体制、人才支撑体系、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建设同频共振、高效协调的基础性制度试验环境。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形成较强的要素聚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配置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将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将创新盆景打造为产业风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资源的聚集、融合与统筹,依靠创新创业建设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引擎,率先探索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集聚创新要素,构建有特色、普惠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环境。
       ——向西开放战略支撑区。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在更大空间布局内集聚和释放创新能量和活力,打造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有利于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大服务、大产业、大基地,提升产能与装备、技术与标准、人员与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建设国家层面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试验区。
       ——东西协调发展示范区。强化与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的密切合作,实施双边与多边的科技经济合作项目,促进重大科技项目、高端研发团队、创新基地与服务平台的引进落地,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重大项目与工程,吸引科技创新资源向试验区聚集,带动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和振兴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新型城镇建设样板区。聚焦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实施差别化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率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产城融合模式,以转型跨越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共享试验发展成果。
       ——产业承接转移先行区。把科技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按照各建设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集聚集约集成发展,实现从梯度转移到全面承接再到产业升级的无缝对接,推进重点产业在承接中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服务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枢纽。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领先、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创新环境良好、全方位开放合作的试验区,为西部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特区,基本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变。通过一个周期建设,兰白试验区新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9%。通过兰白试验区建设,促进兰白两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具体目标是:
       ——创新资源大量集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1%。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依托企业培育和建成500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一个产业链组建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和引进16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00个企业创新团队。有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占比25%。万人R&D人员达到131人,吸引和聚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创业投资家和创新型企业家。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构筑纵横互动的完整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立项一批产业发展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转化2000个重大科技成果项目,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5件,国家级新产品1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亿元,万元GDP能耗低于1.7吨标准煤。2015—2020年试验区优势特色产业税收累计达到800亿元左右。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施网络强区和制造强区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企业总数发展到6200户,其中工业企业24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0户。重点培育200家创新型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以上,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8.5万元/人。2015—2020年试验区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累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累计3000亿元左右。发展240个亿元产值以上的产业创新集群,其中1个千亿级集群、7个百亿级集群。
       ——创新机制逐步健全。实施科技体制及综合配套改革,借鉴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政策措施。在行政体制、科教体制、国有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人事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区内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25%,聘任企业研究生导师100名,新增就业8万人左右。深入实施军民结合发展战略,建立军工科研机构与民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4个军民结合专业产业技术园。
       ——创新环境显著改善。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基本建立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投融资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企业孵化器发展到50个,特色专业园区(加速器)25个,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达标合格率与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均达到100%。
       ——开放合作重点突破。通过协调互动、融合发展,推进跨区域的创新合作,进一步打通区域合作与交流通道,建成一批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开放合作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发展格局。建设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和园区、3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五)试验主题。
       围绕管理体制试验、运行机制试验、创新模式试验、产业发展试验、军民结合试验、区域一体试验6个主题,发扬企业、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将兰白试验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室,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突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试验任务,努力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在试验区内探索“经济活跃、法制健全、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模式。充分授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从3个层面实施试验任务:一是已明确了具体方向、需要落地的改革举措;二是已明确了基本方向、全面推开有较大风险、需要由中央授权地方开展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三是正在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需要局部试验和推广的相关改革举措,以及地方在事权范围内自主提出、对其它区域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改革举措。加强政策协同,支持和允许试验过程中的试错、容错和纠错,支持各级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在试验区参加改革试验。  
       兰白试验区是目前国家区域建设中特殊的一种形式,时间较短、空间较大、任务繁重、没有先例。取得试验成果和建设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水平和创新成果。要充分发挥试验区的引擎效应,在发展、平台、管理、区域、实施等方面形成一系列代表国家层面的创新成果,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提供样板。
 
       三、空间布局
       兰白试验区以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为物理边界,规划面积2448.65平方公里,其中兰州新区规划面积占71%。
       统筹规划兰白试验区空间、功能和产业定位,按照“核心引领、城市辐射、园区带动、产业集聚、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着眼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统筹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扩散,探索形成功能梯度布局、产业优化发展的“一核4区多园”总体格局,形成“梯度转移、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孵化”的良好创新生态。“一核”即兰白试验区核心创新区,建设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4区”即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4个区块,“多园”即隶属4区的多个分园与区块、飞地、专业园、集中区,建设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和专业园区(基地)。“一核4区多园”通过连接4区的轨道交通、高快速(环)路、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贯穿连通。  
       (一)兰白试验区核心创新区。
       核心创新区位于兰州新区南部,经二路以东、纬三路以南,经十路以西、纬七路以北区域,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1.3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布局了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产业孵化大厦)、科技创新城、创新(产业)研究院、亚太工业总部基地、海默科技园、联创智业园、汇丰科技园、信源软件园等一批创新基地。
       兰白试验区核心创新区的主要功能: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和创新机构在核心区的集聚融合,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业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4个服务平台。建设高端研发中心和综合性产业孵化基地,加速形成多形态、全要素、产业化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构建集高端研发、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成为西部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
       (二)兰州新区。
       按照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北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集聚区、技术转化和国际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战略定位,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创新提升产业水平、创业催生新型业态、政策引导人才集聚”为主线,实施“产业立城、创新强城、创业兴城”三大行动计划,开展“百家骨干企业培育、百名高端人才引进、百项技术转移促进、百项创新成果培育、百亿创新金融推进、百个重点新产品研发”六大工程,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区。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打造集创新研发、项目孵化、技术转移、支撑服务四位一体高新技术成果中试孵化基地,引导孵化器毕业企业实现小批量试生产和产业化。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面向境内外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着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试验区、创新驱动的产业基地、创新创业的人才特区、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对外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入区企业达到1000户,其中工业企业5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高新技术企业50户。
       (三)兰州高新区。
       优化“一区五园”空间布局,围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引领基地、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实现“创新成果倍增、经济总量翻番、综合排名提升”的战略目标,将高新区打造成自主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兰州东扩的承载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进入中上游水平。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强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产城一体化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建设”5项工程,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园区,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聚集能力,充分利用创新平台优势,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高度专业化和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入区企业达到3000户,其中工业企业10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高新技术企业100户。  
       (四)兰州经济区。
       按照“一区五园”的空间布局,明晰产业定位,实现园区功能新提升。建设创新融资发展、产业发展、国际港务区3个平台,充分发挥区域高科技企业、尖端航空工业、高校的创新优势,推进科技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军民融合产业链条式发展。建立总部经济、航空航天、有色冶金、现代物流、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大学创新创业综合体和综合实训中心,探索混合所有制和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投公司和科技企业创业园建设模式,融合区内外人才、技术、知识、信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做大经济总量。入区企业达到1200户,其中工业企业4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高新技术企业50户。 
       (五)白银高新区。
       按照“一区六园”的空间布局,实施以“核心带动、重点支撑、轴线联结”为主的“点—轴”空间开发战略。以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探索重大技术(装置)规模化、循环化扩张模式,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优势资源集约利用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强化技术合作交流,产学研深度整合,建设创新型专业园区,提升园区内的人才、技术、项目、企业聚集能力。入区企业达到1000户,其中工业企业5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户、高新技术企业50户。
       (六)区域联动发展。
       发挥兰白试验区“座中四联”的地理优势,实施主体创新功能区战略,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建设始终,带动多极突破,建设创新飞地。着眼甘肃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留够接口,即插即用,耦合联动,协同发展。以兰白试验区为核心,辐射引领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将建设经验与模式延伸到酒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金武有色金属新材料、天水高端装备制造、陇东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区,布局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立与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科技、产业、人文有机联系与协同,为东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提供示范,实现区域联动、错位布局、产业聚焦、要素协作。
       (七)国际合作格局。
       围绕甘肃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双向协调,科技、经济、文化、生态多要素协同,科技创新、产能合作、投资贸易、法律政策、营商环境多领域协作,推动试验区装备、技术、人员、标准、服务走出去,依托自由贸易区、保税物流区、国际空港、国际陆港,积极承接国际创新基地和创新工程,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交流合作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东联西进北上南延”科技创新开放战略,建设向西开放的纵深创新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创新要素枢纽和流动通道、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物流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开放的规模和层次。

       四、发展任务
       根据兰白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依靠创新驱动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充分动员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调动市场主体创造新的动能,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加强技术研发侧和成果转化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和活跃科技需求侧的市场机制,着力改善技术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全要素生产率,建立从应用基础研究、中间试验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建立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有序流动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主动担当、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实施三大计划、五大工程。
       (一)实施三大计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培育能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创新创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和产业调整方向,制定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技术预测指南,明确产品与市场的突破点,明确科技需求的供给点,明确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切入点,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形式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提高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实施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创新支撑计划。
       1.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支撑计划。
       深入贯彻“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对接,加快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筑材料、轻工等传统特色产业提质改造,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立足传统特色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分享经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创意相结合,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配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从半成品向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主城区和老城区企业“出城入园”进度,按照城乡工业布局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技术突破,延伸上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提升,促进“衍生型”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科技金融在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衔接,参与产业配套、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生产销售基地建设,推动装备、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2015—2020年试验区传统特色产业产值累计达到8600亿元左右。
       化工产业。依托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和白银高新区银东化工园,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清洁油品、催化剂等炼化产品产业链,乙烯/丙烯/芳烃及深加工、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等有机原料产业链,氯碱化工、硫磷/钛/氟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链,合成材料、丁基橡胶、特种纤维、聚氨酯、异氰酸酯等化工材料产业链。发展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完善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形成石油炼化、有机原料、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石油储备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冶金有色产业。依托兰州高新区榆中和平工业园、兰州经济区红古园区和白银高新区刘川工业园,重点发展新型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铜/镍/锌合金材料、高纯及稀贵金属提取、炭素制品等产业链。形成铝冶炼及加工、铜锌冶炼及加工、镍钴新材料深加工、炭素及加工、钢铁合金及加工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兰州经济区安宁园区和白银高新区装备制造园,发展石化装备、能源装备、电器设备、真空装备、工程机械、种子加工和大型农业机械装备等产业链,形成石化装备、通用设备、电动工程机械、特种汽车与农业机械装备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4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建筑材料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兰州高新区和平工业园、兰州经济区西固园区、白银高新区平川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智能建筑、新型墙体材料、水性无毒装修材料、防水防腐密封材料、塑料异型管材、石英石墨石膏材料、特种工业陶瓷、暖通材料装备和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节能节地利废产业链,发展绿色建筑、新型建材、节能环保建材、水暖器材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轻工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园、兰州高新区九州与榆中工业园、兰州经济区皋兰园区和白银高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粮油及畜产品、现代制种、马铃薯及玉米淀粉、中藏药材、玫瑰百合、高原夏菜、小杂粮、食用油料、酒与饮料、清真和洁食食材、功能性食品的深加工与包装储运产业链,推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形成食品加工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纺织、造纸、皮革、印染及其制品等传统行业。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2.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创新支撑计划。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按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比重”的总体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技术改造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小微企业与研发设计深度融合,瞄准利基市场和高端市场,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与市场体系。发挥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发展生物、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化工程工艺包,建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2015—2020年试验区战略新兴产业产值累计达到6200亿元左右。
       生物产业。依托4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与化学制药、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现代中藏药、动物用药等大品种创新药物,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标准物质与耗材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品、健康产品、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链,延伸发展中医药材种植深加工、医疗器械、生产动物疫苗、化妆品、保健品等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现代中藏药、生物工程等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2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新材料产业。依托4区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建筑新材料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新材料,积极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碳纤维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池材料、热电联产一体化建筑及材料、特种玻璃与功能陶瓷、高性能电子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及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链。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绿色等共性基础材料研制及其应用技术产业化,开发超大规模、特殊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形成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功能结构材料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2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依托4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提升先进重大装备的研发设计、增材制造与总包水平,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节材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真空装备、超导导体、轨道交通装备、核电和新能源装备、绿色镀膜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公共安全应急装备等先进高端装备产业链,研发一批关键基础件、检测控制设备、行业通用检测平台,形成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6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3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4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和重点企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重点发展高效锅炉窑炉、换热及冷却、高压静电除尘和扬尘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节能建材等产业链,推进煤电冶一体化、烟气综合处理一体化、热电联产一体化、节能环保与企业工艺一体化等技术装备产业化。开展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服务、碳交易服务、第三方认证服务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形成节能装备、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信息技术产业。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高端电线电缆、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LED、数字媒体、感知设备、卫星导航、航空电子电器、智能交通、行业应用软件、芯片、硬件操作、信息安全等产业链,开展呼叫中心与大数据服务,引进落地中国芯产业化项目,形成信息设备制造、高端软件及外包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新能源产业。依托4区新能源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高端装备及产业化。提升大型风机零部件和整机制造、蓄热换热及光热技术装备、第三代核电辅助装备、新型生物质能材料与装备、新能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和甲醇汽车等领域产业链水平,加快超导电站技术装备集成应用和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现代服务业。依托4区服务业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服务模式的融合,推动个性化关键技术与信息平台的融合,加快完善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咨询评估、互联网应用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推进文化创意、数字传媒、动漫设计、数字医疗与家居、数据挖掘、广告会展、个性信息定制等行业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产业,建立围绕沙产业和旱作产业的生态性服务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瞄准产业新兴业态,发现新的产业“引爆点”和增长点,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培育以食品、交通、防灾、信息、国家安全、生态安全为主要领域的公共安全产业,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都市休闲产业,与生物学原理、互联网技术、工体化设计密切结合的新硬件制造产业,以及新型生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业集群优势。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游集聚,以创新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发展利基市场和新型业态,建立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围绕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包、第三方制造、增材制造、中央集成和产业化进程。
       3.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构建高效的科研体系。大力扶持甘肃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条件建设,联合国家级行业院所与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重点行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问题。依托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鼓励支持4区建设核心创新区和新型产业技术创新集群,优先试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成果落地。
       健全应用基础研究平台。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院所,利用现有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合理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研究基地。
       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牵头负责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开放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新型机制运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建立联盟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共享为纽带的合作新机制。
       强化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整合配置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建立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化应用实验室、公共服务机构等公共技术平台。探索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以共享为纽带的合作新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项目、人才与市场对接。着力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组建企业运作的兰白试验区人才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研究院,为试验区提供智力支撑和共性关键技术。集合省属创新资源,建立新型运行机制的工业、生态、能源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二)推进五大工程。
       为深入推动三大计划,围绕主体培育、环境建设、空间优化,为技术研发侧改革提供基础支撑,集中政府资金和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五大工程,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溢出的边际效应,引导提升区域创新驱动能力。
       1.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运用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打造以创新型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完善创新型企业遴选培育办法,延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限,扩大技术领域范围,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运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
       完善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推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重点解决制约传统产业升级的重大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及高端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等难题。优先支持联盟承担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研发重大创新产品和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以联盟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及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机制、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调联盟之间的信任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
       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发挥科技园区和基地集聚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建立完善创业培训机构,加强从业人员在基金运作、项目识别、企业管理、商务谈判、技术评估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水平。鼓励企业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共同建立研发机构,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兰白试验区职教园区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支持兰白试验区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跨国公司和境外科研机构依法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其成为参与母公司核心技术研发的大区域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标准组织,参与国际技术标准修订,支持企业在国外申请知识产权。
       2.创新人才聚集工程。
       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人才与团队。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引进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选拔、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产业领军人才。吸引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企业在兰白试验区创业,带动各类拔尖人才、紧缺人才的集聚。积极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对其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本土化创新创业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池”,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高校、院所与企业间人才双向流动。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试验区企业挂职锻炼,并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知识培训、科研经费等方面对创新创业人员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集聚一批创业投资、科技中介等创业服务团队。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运用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创业培训、实训实习基地。开辟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对创业企业房屋、水电、通信等租赁费用进行减免或补贴。
       重视工程实用人才和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以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需求大的职业工种为重点,优先在特色优势和战略新兴产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健全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加快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直接认定工作,选拔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职业教育硕士,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整合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产学研基地等培训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与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产业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的机制。 
       3.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科技投融资平台。鼓励国(境)内外民间资本在兰白试验区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并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建立科技融资专业机构和民营银行,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分(支)行。完善甘肃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块,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会计、审计、法律、评估、保险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融资业务。探索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模式,不断扩大投放和吸纳规模。建设和完善公益和微利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数据金融等服务机构,打造集信息交流、政策发布、业务受理、项目投资咨询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设中国—中西亚以及中国—瑞士等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协调产业领域技术转移全过程。挖掘中外企业的合作需求,构建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和技术转移信息与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对接交流洽谈、适用技术培训、先进技术示范,提供专业服务,凝聚和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推动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和完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及其运行机制,推动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资源,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在技术转移、研发协作、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对接。加强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建设,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试验区企业围绕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网络、科学数据、科学文献等领域开展共建共享。整合兰白两地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与资本对接、科技文献服务、决策咨询与服务、科研院所网站等重要平台,建设兰白科技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行“创新券”,促进科技信息开放共享。 
       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省内外专利代理机构在试验区设立专利服务站。引导试验区内的企业与法律机构联合,为区内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并购、清算等提供知识产权质押尽职调查服务和法律服务。加大试验区的专利权质押融资规模,强化试验区的知识产权运维和专利分析预警服务,争取试点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法庭),探索建立由学(协)会、调解组织为主体的宽松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维权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处理。  
       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核工业、精细化工、民口配套产业为重点,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和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军民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支柱产业。大幅提高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比例,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4.创新生态优化工程。
       以体制改革促进创新环境建设。制定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法律法规执行过程的跟踪、检查、评估和反馈,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法规体系。制定从企业孵化到项目研发、从成果转化到市场拓展、从金融支持到上市融资、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到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政策体系。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和项目形成机制,全面推进科研项目分类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改变选拔式的投入模式,更多地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来推动。新立项项目中开展间接费用补偿,科研项目经费分阶段拨付,开展后补助试点和增加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监督和不端行为查处,逐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高质量、专业化、独立性的科技战略智库。
       三链融合搭建创新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需求部署创新链,依托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项目,通过产学研联盟实现技术群体突破,通过重大科学工程组织管理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互动。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精准合理投放创新资金,对投放强度和投放方式进行设计,提高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创业孵化机制和服务体系。加快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创新城、创业大厦和4区孵化器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和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链建设,完善第三方运行、业务外包等新型运行机制。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设一批企业主导型、天使+孵化型、开放空间型、媒体平台型、新型地产型和产业驱动型的新型孵化器,加快建设专门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鼓励骨干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等主体投资建设各种类型孵化机构。完善孵化服务网络,重点发展以孵化投资为核心的创业孵化模式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简化企业登记手续,优先在项目用地、建设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推进电力、道路、供排水、标准化厂房、公租房以及绿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餐饮、购物、娱乐、金融、保险、通讯、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区域通信市场一体化,加快推动未来网络(呼叫)中心建设。加快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推动优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资源向试验区入驻,促进金融、信息、人才等对接交流。逐步推行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推动高层次人才共享。探索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等多种一体化建设模式。
       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发挥核心产业外溢效应,拉动配套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间的协调、错位、绿色发展。促进优势企业联合,构建区域供应链合作关系。推进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建设一体化,打造立足区域、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优势产业聚集区。逐步从单边承接产品、技术和服务,转变为双边、多边互利型合作,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建设统一、开放、公平、公正、自由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
       综合配套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试点区推进土地、财政、商贸、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配套改革。研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前期工作,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强化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推进试验区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协调配合和功能集成配套,实现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城镇功能、生态功能的相互融合。坚持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镇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把城镇做优做美,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高地、经济重地、宜居福地。

       五、改革举措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激发创新主

上一篇:甘肃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专项规划(2016—2020年)
下一篇:甘肃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